舒筋活络河渠湖泊 倾心守护碧水清流

08-12 15:25  

洪湖之美,美在洪湖之水。中心城区一河穿城、江河湖渠镶嵌其中,是一座“四面环水的城市”。盛夏时节,滚滚热浪带着水分子阵阵袭来,片片荷叶含着清香飘逸四野,江边湖岸渠旁树绿水清,水网交错,胜似江南水乡。走近内荆河,只见几艘小船载着几名保洁员正在沿途打捞水草。洪湖市河道湖泊保护中心的十几名河湖巡查督办员组成三个小组,按东中西片正在江湖河渠巡查守护,治水护水,彰显着向水生态美好环境发力的不凡气度。这些青春活力正为江河湖渠疏通整治、舒筋活络,倾心守护碧水清流,让每一条河流都成为一道风景,让河流生命永续健康。

以体制机制为基础,健全河湖长制运行体系。近年来,洪湖市的河湖长制工作,紧紧围绕“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工作方略定位,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旅水域特色,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度,设立市、镇、村三级河湖长,先后制定下发了《洪湖市关于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实施方案通知》等文件,全市形成了以体制机制为基础的河湖长制工作运行体系,为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作打下坚实可靠组织与制度保障。

以责任落实为关键,扎实推进巡河治河护河。一江一河一湖一渠系着民心民情,河流问题备受全市瞩目。洪湖市拥有河流1356条,市级河流30条,长811.18千米;镇级河流468条,长1822.37千米;村级河流858条,长2620.17千米;湖泊28个,面积319.1平方公里,是湖北省河流、湖泊较多的县市之一,是全省河湖长制工作任务最重的地市之一。近年来,洪湖市共设置市镇村三级河湖长956人,其中市级河湖长32人,镇级河湖长333人,村级河湖长591人,市级河湖联系单位32个,实现了全市所有水体河湖长“全覆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为第一总河湖长、总河湖长高度重视河湖长制工作,开展实地调研,听取专项汇报,带头巡江巡河巡湖、护江护河护湖。市级河湖长及乡镇河湖长既挂帅又出征,多次在巡查现场研究部署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全市已形成了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配合、有效履职的良好局面。截至7月底,市级河湖长共巡河湖66次,解决问题57处;市级联系部门巡查97次,发现解决问题89处。全市以系统治理为核心,全面实施生态河湖行动。今年初抢抓水葫芦水花生枯死季节,组织开展水葫芦水花生春季攻坚战,全力推进问题整改。截至6月,全市累计发现问题762处,已下发提醒函、督办函64份,已整改完成693处,整改率91%,剩余69处问题持续督办整改中。全市共整治大小河渠1300余条、长3400余公里,投入劳力3.1万余人次、机械2400余台次;累计清理打捞水葫芦水花生2700余吨,清理垃圾2200余吨,清理地笼迷魂阵等阻水物1.7万余个,清除边坡岸线乱垦乱种5.3万余平方米,转运打捞后的水葫芦水花生、岸线垃圾等6100余车次,平毁土坝307个,拆除沿河旱厕等违章建筑555处。全市致力将乌林镇吴王庙村新潭子作为幸福河湖。全力打好非法采砂“突击战”,按照“部门联动、集中管控、疏堵结合、打拆并举”工作方针,坚持陆治水打相结合、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相衔接,实施打击长江洪湖段非法采砂“利剑”行动。在洪湖135公里长江段坚持24小时不间断无缝隙水陆两路车巡和船巡,强化敏感水域、重点时段和节假日巡控,加强洪湖与监利武汉,与临湘岳阳交界水域卡管,做到盯死看牢;组织联合清江执法行动,外籍采砂船舶一律驱离出境,本籍采砂船一律集中停靠监管,非法采砂船和三无船舶一律没收拆除采砂机具,做到严防死守;加强疏浚砂及弃砂综合利用管控,防止以饮用水疏浚砂为名行未经上级许可而采砂之实现象,做到政令一致;开展枯水期河道采砂治理,整治隐形采砂船,打击蚂蚁搬家式零星盗采,做到标本兼治,加大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无乱打痞工作力度,实现长江洪湖段水域采砂船“清零”目标。

以洪湖流域为重点,全力开展立行立改行动。按照《洪湖市洪湖流域综合治理立行立改工作方案》,以洪湖流域为重点,全力开展立行立改行动。加快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开展中心城区1118处市政管网改造,实施81个老旧小区雨污管网改造工程,推进1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降磷退V”工作。深入推进入河入湖排口整治。实行对直接入河入湖的105个排口进行月监测,对间接入湖支流、河渠等排口开展排查整治,对水质不达标的排口,建立台账、溯源整治。持续开展畜禽和水产养殖治理。加强问题清单整改,治理58家规范养殖,防止已关停养殖场(户)在环保不达标情况下私自复养。开展畜禽养殖污染常态化监督检查。每月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进行抽查检查。强化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推进大同湖龙船河社区养殖尾水治理续建项目。全年实施水产养殖池塘改造治理4.75万亩。加强养殖尾水集中排放管理,严禁沿湖养殖尾水直排入湖。抓好工业污染防治,开展68家涉水问题企业“回头看”,巩固整治成效。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清洁家园”“清渠洁岸”行动,扎实开展“六排查六整治”,实施“扫干净、拆通透、码整齐”分类整治,全面 清理“三堆两垛”“三乱”。加强督办检查,加快“吊脚楼”整治和一般户厕建改滞后乡镇的建设进度,截至7月15日,完成了3394户“吊脚楼”整治,完成37155户一般户厕建改目标。推进河网水动力建设。加快推进51个流域重点排口拦污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沿湖灌区改造、四湖总干渠防洪治理,重点推进老闸泵站施工建设。持续推进河湖生态修复。完成茶坛岛、振兴湖、革马垸、阳柴湖生态修复工程,完成愚公湖退渔还湿工程(二期)。加强流域监测监管。完成重点入河湖排污口监测项目工程建设,搭建排口水质自动化监测平台。完成重点河湖18个点位站房基础建设、电表安装、电子安全围栏建设、微型站机柜吊装、站点仪表组装及安全围栏建设。完善小微水体河湖长制,将支、斗、农、毛渠(沟)全部纳入小微水体管护范畴,改善河湖沟渠生态环境,采用无人机航拍动态巡查,科学规划路线,确保乡镇河流巡查全覆盖。纵深推进“清四乱”,定期清理整治入湖沟渠、涵闸、泵站水葫芦等。加强测管联动,坚持环境违法“零容忍”,依法严查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彻底改善全市水生态环境。

以夯实基础为保障,着力强化河湖长效管护。洪湖市以河湖长制推动“河湖长治”,在全市全面建立长治久安的管护体系,守护碧水清流。建立工作进展、河湖信息、河湖长巡河湖等一系列工作档案。按照“管河湖一河一湖一长、知河湖一河一湖一档、治河湖一河一湖一策”的要求,由市级河湖长牵头,整合水利、规划、住建、农业、环保等多部门力量编制“一河一湖一策”。在全市聘请128名民间河湖长,全方位、多形式宣传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同时组织河湖长进社区、到基层、入校园,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河湖管理保护工作,着力强化河湖长效管护。

河湖长治水,水墨韵洪湖。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一项长期艰巨任务。洪湖市河湖长制工作正迈向“见行动、见成效”阶段,全市上下正以勇于负责、锐意进取、直面问题、真抓实干的精神,积极打造具有特色、富有成效的河湖长制“洪湖模式”,大力建设“人水和谐、景美洪湖”的生态河湖,努力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创造“河通水畅、水清岸绿”的水生态环境。(叶子啸)

https://img.cjyun.org.cn/a/10087/202201/d5f9839a0fc5323e69e3ed72b0e2682b.jp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