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湖北省委组织部下发《关于选树全省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好支部”担当作为(为民服务)“好支书”的通报》,我市乌林镇吴王庙村党总支、汊河镇应南村党总支书记刘勇上榜。
这些先进集体和个人,是全省、全市社区(村)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的优秀代表。全市社区(村)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干部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大力弘扬和践行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结合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和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年”,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提振勇创一流的精气神、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练就善作善成的硬本领,更好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中的领导作用,更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加快推动“建设示范区、打造样板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省级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好支部”、担当作为(为民服务)“好支书”通报表扬名单
乡村振兴“好支部”(1个)
乌林镇吴王庙村党总支
吴王庙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有90名正式党员、1名预备党员,总支班子成员有5人。吴王庙村下设13个村民小组,有702户3172人,耕地面积7449.2亩。
村党总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五心调解工作法”,创造了连续30年“零上访”的善治典范,先后获得中国楹联文化村、湖北“十大美丽乡村”、全省百佳村民委员会等荣誉称号。
党群共建成效好。构建“党组织领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治理体系,注重发挥乡贤、老党员作用,大力推行积分制,带动村内278人投工投劳,村民无偿让地20余亩。
和谐基石筑得牢。依托乡贤、“五老”组成“三国老娘舅”团队,巧用“五心调解工作法”,近两年成功化解矛盾58起,铸就30年“零上访”金字招牌。
文明新风润心田。成立诗词楹联协会,组织开展廉政建设、乡村振兴等专题活动,创作家风楹联600余副。打造“15分钟文化服务圈”,腰鼓队、红歌队年均开展活动50余场次,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担当作为“好支书”(1名)
刘勇 汊河镇应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刘勇,男,汉族,1981年10月出生,2009年10月参加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汊河镇应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该同志抢抓直播带货风口,从“电商小白”成为远近闻名的“卖菜书记”,带领村民走出一条强村富民的振兴之路。个人先后获得荆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全省社区建设先进工作者、湖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村级发展“擎旗人”。2008年放弃个人城区的生意,回村任职,推进五个行政村深度融合,将全村划分为8个责任区,组织96名党员包联893户群众,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
产业振兴“领头雁”。开通“洪湖应南村刘书记”抖音账号,粉丝近10万人,为310余户农户销售了超过50万元的农产品。发展富硒蔬菜、虾蟹育苗等特色产业,年销售额突破350万元,带动165户农户户均增收5000元。
和美乡村“施工员”。积极争取资金硬化村级道路、增设路灯,建设老年幸福食堂、老年儿童快乐之家等公共服务设施,村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