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
既是全国爱耳日
也是世界爱耳日
今年是第23次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
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
为了让大家重视听力健康
市残联总结了一些护耳小常识送给大家:
哪些坏习惯会损伤听力
一、过度掏耳可能导致耳膜穿孔
图片来源:网络
健康的外耳道本身有自洁功能,没有必要经常掏。有人喜欢用手指甲、发卡、挖耳匙甚至铁签掏耳朵,这其实非常危险,稍不小心就容易刺破外耳道皮肤,导致外耳道发炎、甚至会导致鼓膜穿孔,最重会影响听力。
耳垢本身也有一定保护作用;自行挖耳,尤其是用棉签,可能将耳垢推入耳道深处,反而导致耵聍栓塞,影响听力。长期下来甚至形成外耳道胆脂瘤,造成严重后果!
如果确实有耵聍(俗称耳屎)堵塞,建议到医院就诊。
二、长时间戴耳机导致噪声性耳聋
图片来源:网络
现代社会引起噪声性聋最常见的原因:带着耳机大声听音乐。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周使用耳机不超过40小时,并尽量将音量保持在80分贝以内。同时强调在舞厅、酒吧、体育赛事等嘈杂场所佩戴耳塞,限制活动时间,比如到安静的地方让耳朵短暂休息。
图片来源:网络
三、滥用抗生素导致药物性耳聋
图片来源:网络
内耳中的毛细胞负责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的作用,这些毛细胞非常娇弱,许多药物对它们都会造成伤害,像氨基糖甙类消炎药(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会损伤毛细胞,这种药物引起的耳聋被称为药物性耳聋。
特别是儿童,对这些药物极为敏感。因此,在使用药物特别是上述药物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再慎。
图片来源:网络
四、过度熬夜与突然性耳聋
图片来源:网络
医学研究显示,随着熬夜人群的不断扩大,突发性耳聋明显增加了。
突发性耳聋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还伴有耳鸣或者眩晕、耳内闷塞感。如果发病早期没有及时治疗,听力恢复就较难了。
为预防突发性耳聋,生活中要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熬夜等。一旦突然出现听力下降或耳鸣应该尽快向耳鼻喉科医生求助。
图片来源:网络
耳部有疾患,及时到医院就诊
图片来源:网络
耳朵是每个人体的重要器官,出现疾患时会出现听力下降、耳鸣、流脓、眩晕、耳痛等症状,严重者如中耳炎并发症可危及生命,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非常重要。
在全国“爱耳日”到来之际
市残疾人联合会祝大家听力健康天籁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