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镇:幸福渠让群众“幸福”起来

07-04 14:44  

幸福渠位于洪湖市龙口镇高桥片区,全长3.8公里、平均宽8米,它不仅是龙口镇排涝抗旱、农业灌溉的重要枢纽,更是数千农户赖以为生的“农业动脉”,滋养着高丰、高桥、高洪、刘家边等4个村约8000亩农田和鱼池。

昔日的幸福渠,饱受“脏乱差”困扰—杂草丛生、淤泥堆积、污水直排、垃圾漂浮,排涝抗旱能力日渐消退,群众怨声载道。

为彻底改变幸福渠过去“脏乱差”的局面,龙口镇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组织党员干部“双下沉”,坚持开门搞教育、开门抓整改。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镇村两级开展“蹲点式”调研,沿渠走访农户、查看沟渠现状,梳理民意诉求10余条,锁定污水直排63户,岸坡成堆垃圾16处,深入分析成因4条,同时邀请周边农户协商制定“一沟一策”整治方案,明确“先截污、再清淤、后修复”的治理路径,为后续整治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统筹推进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项目,邀请周边群众担任“整改观察员”,定期晒出整改进度,让群众及时跟进了解整治情况。累计调动水挖、旱挖20余台次,清淤15000余方,清理岸坡垃圾10余吨,发动群众投工投劳98人次,投入资金13万元;因地制宜采用“微动力”和“地上净化槽”模式,推动幸福渠周边63户吊脚楼建改,从源头切断污染。

坚持长效管护,守护碧水。健全“镇-村-组”三级河湖长体系,严格落实镇村包保责任制、群众监管责任制,分级别、分梯次推进沿线村组的农业灌溉用水;依靠干部、发动群众定期对幸福渠沿线开展集中整治,确保水清岸绿,为全镇防汛抗旱和农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水系支撑。

如今的幸福渠,正以一幅“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富美画卷徐徐展开,村民们普遍反映“水清了、岸绿了、幸福渠美起来了”。下一步,龙口镇将进一步深化开门教育成果,健全收集、解决、跟踪、问效全过程闭环链条,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

https://img.cjyun.org/a/10087/202507/2d0024423833ed3a30045a18fe0fe807.pn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