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螺山镇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利用、疏堵结合”的原则,通过培育市场主体、完善收储体系、落实政策保障,大力推进秸秆科学还田与高效离田,切实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
在螺山镇双建村四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秸秆回收堆场现场,记者看到有大量的芝麻秸秆堆放。据了解,该公司是回收芝麻、黄豆、棉花秆等秸秆,通过对秸秆分类回收,经过加工处理,制作生物质燃料,让秸秆变废为宝,让无用秸秆实现再利用。

洪湖市四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谢军说:“我们通过现场压缩打包以后,运到我们这个自己的工厂里面,通过粉碎,烘干,制作颗粒,做出生物质燃料,秸秆的话,我们总的统筹的话,每年在2000吨到3000吨左右。”
如何处理秸秆一直是农户们面临的棘手问题。双建村村民范志明介绍说,以前秸秆没处扔,要么一把火烧了,要么烂在地里,现在有专门收秸秆的,地里干净了,还多了份收入。与以往未被合理利用的秸秆腐烂在田间,还会影响下一季作物播种相比,现在的秸秆回收对农民非常有利。
螺山镇双建村村民范志明说:“现在的话利用这个回收公司,拖来一车,就是我们三轮车拖一车的话,基本上是搞得30元,往年的黄豆梗子也是火一烧浪费了,现在有他们回收,我的规规矩矩拖来的黄豆梗子得的话一亩田大致有70多元的利润。”
据了解,螺山镇采取源头管理,下大力气做好集中转运工作,积极对接第三方市场主体四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回收利用用于制作生物质颗粒的原材料,建立起稳定的“农户+村集体+收储点+企业(合作社)”的离田运作链条,从源头消除芝麻秸秆焚烧的隐患。

螺山镇党委副书记程惠隆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镇共集中转运芝麻秸秆350吨,芝麻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自秸秆回收综合利用开展以来,螺山镇共摸排作物面积3.1万亩,其中中稻4000亩,虾稻1.9万亩,芝麻秸秆面积2000亩。通过常态化巡查,加强低茬收割管控,在减少秸秆露天焚烧隐患的同时,保证秸秆离田收储质量和数量。
螺山镇党委副书记程惠隆说:“全镇根据各村(片区)实际情况,科学设置15个芝麻秸秆临时堆场,安排专人管理,通过合作社已经打捆、运输、消纳利用约1500亩,回收水稻秸秆900吨,剩余500亩正在抢抓时间作业,预计可回收水稻秸秆共1200吨。”(记者邓敏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