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硬核开放到价值重塑,枢纽武汉的“加减乘除”密码

10-18 21:50   武汉广播电视台  

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交汇点, 武汉“铁水公空”立体网络的壮美之笔,正在九省通衢之地重绘经济地理版图。从客货双擎、海陆空齐发,再到“五型”枢纽链接全球,“加减乘除”之间,城市,正由单一的货物中转站蜕变为产业链的关键联结点,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法罗群岛的三文鱼离开海水10个小时,就到了武汉人的餐桌。亚洲最大自动化物流枢纽,花湖国际机场是它待的最短一站,智慧升级带来的光速转运,让它都没时间与路过的北美车厘子、印度青蟹、潜江小龙虾相视一笑。

在阳逻港,5G智能调度系统让集装箱铁水联运效率提升超20%;光谷城市货站,把机场柜台搬到企业门口,让高科技产品在家门口值机安检,聪明高效的货物流转降低物流成本达三成。在实体经济承压的当下,降低成本就是竞争力。

近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广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第一批18项典型经验的通知,“武汉实施铁水联运港站封闭式一体化运作”案例位列其中。据测算,多式联运占全社会货运量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降低物流总费用约0.9个百分点,节约成本千亿元。

铁水公空软硬联通的骨架越筑越牢,枢纽的脉搏愈发强劲。随着智慧物流从单点技术应用向系统生态重构演进,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加快照进现实。

10月15日,一列中欧班列(武汉)满载着汽车零部件、玩具等货物从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鸣笛启程,经阿拉山口出境抵达德国汉堡,转运到瑞典、丹麦、挪威三国,完成中欧班列(武汉)北欧三国新线路的首发。此前的8月30日,武汉市与阿拉山口市已签订共同推进贸易便利化合作框架协议,这趟专列享受到高效通关便利,全程运输时间缩短 1-2天。

2025年3月,武汉市明确“畅通开放大通道,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中欧班列华中区域集结中心,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锚定重点产业与新兴业态,多项政策精简流程。跨境电商税款担保电子化全面推广,探索中欧班列加保税仓储进口新模式,开通空运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助力跨境电商、保税加工等新业态蓬勃发展。2025年以来,武汉市口岸货物周转效率同比提升15%,为企业节约成本约超1亿元,通关满意度接近100%。

作为武汉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引擎,东湖高新区2024年贡献了全市50%以上的进出口总额、约50%的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和70%的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与这个数据相匹配的,是全国首个网状驳运型航空前置货站,武汉光谷超级物流中心,将国际口岸服务从天河机场、花湖机场跑道前移到光谷产业腹地。

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加减法本质是辩证法,减去不合理的环节和冗余流程,增加的就是制度的竞争力与发展的可持续性。

五年织网,武汉先后获批2020年港口型、2021年陆港型、2023年空港型、2024年商贸服务型、2025年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成为全国第二个集齐“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为支点建设、龙头担当贡献硬核实力。港口、陆港、空港让武汉从出海口到内陆沿海,再到空中走廊。商贸服务、生产服务,盘活生意,夯实制造业家底。 “五型”枢纽建设以来,武汉市物流业增加值由2020年的141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933亿元,增长37%,物流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2024年,当满载阿根廷牛排的冷链车驶入阳逻港,标志着华中规模最大冷链物流枢纽——金控长贸国际冷链物流园正式投用,这正是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的重点项目。武汉是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首批试点城市,在2022年至2024年三年实施期内,实现了从通道建设到产业链嵌入的进阶。实施期内重点项目带动实现武汉市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1700亿元,物流业增加值从1617亿元提升至1933亿元。阳逻冷链物流产业园、汉欧国际物流园、天河机场B型保税物流中心、东湖综保区光谷城市货站等一批枢纽场站相继投运。

政策红利与市场活力同频,带动社会资本主动加码,相继加大投资,推动国际物流、陆空联运等领域展开市场化运作。

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节点,武汉率先打通省际协作通道,常态化运营的中三角省际集装箱公共班轮,实现湖北、湖南、江西主要港口间集装箱次日达,在此基础上,鄂湘赣组合港通关新模式全面落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改革真正实现一港通三省。武汉港与上海港共建集装箱联合服务中心,开辟联盟航线,共享上海港全球航线资源,实现武汉至洋山港集装箱48小时直达。

2023年8月,中三角物流进入数字融合时代,上线的湖北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整合铁水公空仓邮六网数据,接入全省80%物流企业、90%港口码头,一屏统览多式联运信息。从组合港通关一体化到六网融合信息平台,除壁垒、融要素的实践,切实将九省通衢的地理优势转化为了服务各方的发展优势,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能。

9月初,2025年第三批跨境电商产业对接启动,激光机械、汽车配件、智能家居等重点产业带企业再迎黄金出海机遇。各类资源要素整合,加快构建集产业孵化、供应链服务、人才培育等功能于一体的跨境电商生态圈。物流枢纽的筋骨更加强健,要素流动的血脉更加畅通。

望向“十五五”,建设中的双柳长江大桥、沪渝高速武黄段改扩建、燕矶长江大桥等工程,让武汉的开放通道越来越宽。更多空公、空铁、铁水联运场景,更多前置货站旱码头……让我们看到,武汉,一个重塑中国经济地理的关键棋子,一个链接全球资源、配置全球要素、服务全球市场的超级接口,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持续激活中国经济循环的澎湃动能。

https://img.cjyun.org/a/10103/202510/d4e43a4878e301cc0844d77220cc23fd.jpe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