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市滨湖办事处中心幼儿园:秋日荷风软,稚子采蓬欢

09-29 18:08  

近日,洪湖市滨湖办事处中心幼儿园把课堂搬进荷塘,组织孩子们开展了一场“寻蓬、造物、品秋”的秋日“荷”文化活动。

荷语浅谈:细说塘间小秘密

活动伊始,老师指尖点着荷叶讲“水珠跳舞的秘密”,剥着莲蓬说“花变莲蓬的故事”,连“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都成了孩子能懂的小道理。这场“荷”文化活动,让荷园的秋不再是落叶的寂寥,而是满溢童真与诗意的热闹。当荷塘的美、荷的趣、荷的味都融进童年,这段与荷相伴的时光,便成了孩子们心中藏着清欢的温暖印记。

秋塘寻珍:采蓬剥籽探初凉

晨光漫过荷塘,孩童身影映在泛着轻波的水面上,孩子们清脆的笑声与荷风交织,活似“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的童真复刻。此刻,采摘的不仅是莲蓬,更是孩子们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快乐记忆。

荷塘旁的小木桌成了“探索角”,孩子们围坐剥莲蓬,指尖翻飞间,竟也有“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的意趣。细碎的分享声里,孩子们指尖沾着莲衣的淡绿,把秋日的清甜悄悄藏进了心里。

荷间造物:裁叶拈蓬赋童真

活动桌上,秋日荷塘的馈赠铺满桌面:半黄的荷叶、饱满的莲蓬、还带着粉瓣的荷花,搭配彩绳、黏土、画纸,成了天然的创作材料。孩子们化身“小匠人”,用巧思为这些自然之物赋予新的模样。

巧手裁荷衣:取一片还泛着绿意的荷叶,做成一顶俏皮的“秋荷笠”,戴在头上跑起来时,叶边的褶皱随风轻晃,仿佛把“莲叶何田田”的生机,悄悄戴进了秋日里!

纸绽荷花灯:孩子们指尖翻飞,将素纸折作荷瓣,粘出层层叠叠的清雅,再嵌上暖灯、系上轻绳。暖光透过纸瓣,映得“荷花”似在塘边悄然绽放,成了秋日里最软的童真星光。

荷梗抽银丝:秋阳下的荷梗,藏着不为人知的柔软。孩子们轻握青绿荷梗,指尖顺着纹理轻轻一扯,一缕缕莹白的荷丝便缓缓抽出,像从荷塘里牵出了秋日的细絮。纤细的荷丝,是荷塘写给孩子的温柔密语,也让他们在轻触间,读懂了荷的另一种模样。

童缀蓬风铃:秋日的莲蓬,褪去了莲子的饱满,却成了孩子们手里的“乐器”素材。他们将一颗颗莲蓬串成垂坠的风铃,秋风吹过,莲蓬碰撞着发出“沙沙”轻响,像塘边荷叶的低语,又似莲子落下的轻吟。

荷味品秋:酥荷炒莲忆初甜

临近午时,食堂飘来的香气漫过走廊——那是秋日荷园特有的“双味荷宴”。

酥炸荷花:新鲜荷花早已洗净沥干,厨师阿姨仔细去掉花芯,将花瓣裹上薄薄的面糊,入温热的油锅中轻炸片刻。待花瓣边缘泛起金黄,迅速捞出沥油,撒上一层绵白糖,一盘“酥炸荷花”便成了。孩子们凑近时,能闻到荷香混着油香的清甜,轻轻咬下,外皮酥脆,花瓣柔嫩,入口满是初秋的雅致。

清炒莲子:秋塘刚摘的莲蓬,剥出颗颗莹白的莲子,裹着塘边的湿意入锅。孩子们夹起一颗送进嘴里,软嫩的口感裹着自然的清甜,没有半分苦涩,只余满口塘边秋意。原来荷塘的秋天,能嚼进嘴里,甜进心里。

荷韵留痕:把秋与荷藏进童年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这场秋日“荷”文化活动,让荷园的秋不再是“枯荷”的寂寥,而是满溢童真与诗意的热闹。当古诗里的荷景走进孩子的生活,当自然的馈赠化作手中的作品、口中的美味,“荷”的清雅与灵动,便深深印刻在孩子们的童年时光里,成为一段藏着诗与趣的温暖回忆。

https://img.cjyun.org/a/10087/202509/3d100f944e2a295d0359dbe5b6a3e4bd.jpe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