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基孔肯雅热健康提示

07-25 20:28   洪湖疾控  

广大市民朋友们:

当前,正值高温多雨季节,东南亚等地基孔肯雅热高发,我国广东省本土疫情呈现上升趋势,外出务工及旅居史人员往返众多,我市蚊媒传染病输入的风险增加。

了解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与登革热的传播途径高度相似,主要通过伊蚊(俗称 “花斑蚊”)叮咬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白纹伊蚊与埃及伊蚊

症状

人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 1-12 天,多为 3-7 天。主要临床特征是突然发热,经常伴有严重关节痛和皮疹,其中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小关节,也可涉及膝和肩等大关节,腕关节受压引起剧烈疼痛是本病的重要特征。感染后多数患者症状较轻,大约一周可治愈,极少数患者可出现出血、脑炎、脊髓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防控措施需牢记

个人防护要做好

防蚊灭蚊是关键:家中可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也可使用电蚊拍、蚊香、电热蚊香液等驱蚊用品。户外活动时,尽量穿着长袖长裤,暴露皮肤可涂抹含避蚊胺等成分的驱蚊剂;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清晨和傍晚)外出。

清理积水灭蚊卵:及时倒掉花盆托盘、花瓶、水桶等容器内的积水,定期更换室内水生植物的水;对于闲置不用的容器,应倒置存放,防止积水。同时,及时清扫垃圾、杂草及卫生死角,保持居住环境整洁,减少蚊虫栖息场所。

暑期出行多留意

出行前了解疫情:计划前往非洲和东南亚等境外或广东等疫情流行地区的市民,出行前应了解当地的疫情形势,做好防护准备。

旅途中加强防护:在旅途中,注意做好防蚊措施,如乘坐交通工具时,尽量选择有空调、纱窗的环境;入住酒店时,检查房间内是否有蚊虫,必要时使用杀虫剂。

返程后关注健康:从疫情流行地区返回后,要持续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

“红疹热疼”及时就医

基孔肯雅热起病急骤,症状显著。请市民朋友们高度警惕:若出现突发高热(常达39℃以上)、剧烈头痛、严重的关节和肌肉疼痛(尤其是手脚小关节,可能导致行动不便)、皮疹(多在发热后2-5天出现) 等疑似症状。切勿自行服药! 应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就医时,务必主动告知医生您的旅行史、蚊虫叮咬史等信息,以便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

及时报告异常情况:如发现周围有蚊虫大量滋生或疑似基孔肯雅热病例,应及时向社区、村(居)委会或市疾控中心(0716-2216633)报告。

基孔肯雅热目前无特效疗法,主要采用对症支持治疗。防蚊灭蚊,清除蚊虫孳生地是关键,让我们即刻行动,从清理身边积水、做好防蚊开始,携手筑牢健康防线!

https://img.cjyun.org.cn/a/10087/202507/69a6baaa3b8858339b447eedfd6abe4e.jpe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