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老区湖北省洪湖市瞿家湾镇,一座横跨洪湖、连接监利洪湖两岸的宦子口桥即将在本月建成通车。这座桥不仅将结束两岸数万湖区群众依赖轮渡、绕行1个多小时的历史,更承载着一段当地干部转变作风、主动作为的生动实践。
7月正值酷暑,在宦子口桥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大桥主体已经合拢,工人们顶着烈日,正在进行护栏安装、施工缝等附属工程施工。本月,大桥即可建成通车。据中交二公院洪湖宦子口大桥项目总工程师陈迅介绍,洪湖宦子口桥新建工程全长806米,其中主桥是128米,采用的结构是下沉式钢拱桥。引桥采用16米和25米梯梁和箱梁的结构,从3月5日中标开始积极筹备,6月17日主桥合拢,目前整个桥梁除了桥面刷黑外,所有工程基本结束,路基上面就差浇安和水稳沥青,基本上到7月20日能够(达到)正常通车条件。
不同于以往“自上而下”的项目安排,宦子口桥是洪湖市干部在深入基层时,主动倾听、积极回应群众迫切呼声而实施的重大民生工程。村民陈行飞告诉记者,当地群众主要从事水产养殖。过去,由于没有桥梁,要去几公里外的瞿家湾镇,却要花上几个小时。荆州洪湖市瞿家湾陈湾村六组村民陈行飞说,大量的虾子上市的时候,村民要用三轮车通过渡船摆到瞿家湾镇去卖,高峰期时常有三、四十辆三轮车等着排队过渡。一天多的时候要走四五次渡船,一次要等两三个小时才能过河,十分不便。
荆州洪湖市瞿家湾镇陈湾村党总支副书记雷卫华介绍,村民出行除了渡船,陆路绕行较远,要绕隔壁监利市福田寺,路程大概有二十几公里,小孩儿上学、老百姓生产的物资以及生活上面的需求都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洪湖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肖初军表示,该地由于临近洪湖湖区,环保、通航要求较高,加上建设资金不足等诸多因素,多年来虽然交通部门和地方政府一直在谋划推进,但一直未能架设桥梁。
今年年初,面对这项“等不起”的民心工程,在学习教育开展之际,当地干部摒弃“坐等靠”思维,精打细算抢时间、争分夺秒跑现场,在前期多方谋划基础上,以省交通厅专项补助+荆州、监利、洪湖两级三地政府共同配套的方式,解决项目资金问题,正式启动宦子口桥项目。同时,采取见缝插针、交叉推进的总承包模式,从项目启动到完成全部审批仅用45天,仅用4个月就实现了主桥合龙。
眼下,这座桥用实干作风为老区群众架起的“连心桥”即将通车,将改写监利、洪湖两岸交通格局,两岸居民缩短行程近1小时,彻底结束大型车辆禁行、居民依赖轮渡的历史,为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打通主动脉。
荆州洪湖市瞿家湾镇陈湾村六组村民陈行飞养了80亩小龙虾,他表示,大桥通车后,他可以随时把虾子运到镇上去卖,十分便利。今年59岁的他十分激动,从他父辈就盼望建桥,如今终于要实现了。
荆州洪湖市瞿家湾镇陈湾村党总支副书记雷卫华对大桥建成后村庄的发展充满期待,他认为对老百姓生产生活更加便利,老百姓幸福指数更高了,附近数万名老百姓两代人的梦想终于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