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蚊灭蚊不踩坑,手把手教你挑对驱蚊液→

08-29 17:32  

眼下天气湿热,蚊子正活跃

蚊虫叮咬不只是痒

还可能传染致命病毒!

学会科学防蚊

尤其是选对、用好驱蚊液

成了守护健康的关键!

↓↓↓

选对驱蚊液,

关键要看这三点!

面对市面上五花八门的驱蚊液,我们该如何抉择与使用呢?记住这三个核心要点,少花冤枉钱!

认准有效成分,选对核心“战斗力”

✎推荐有效成分:含避蚊胺、派卡瑞丁、驱蚊酯、柠檬桉叶油等经权威认证成分的产品,这些成分对伊蚊(传播基孔肯雅热的媒介)防护效果明确。

✎注意成分浓度:不同浓度对应不同防护时长,需根据户外活动时间选择。

细看“三证”信息,拒绝无效产品

驱蚊液虽用于日常防蚊,但它属于农药管理范畴。

✎必须标注农药登记证号:正规驱蚊液属卫生用农药范畴,外包装需明确标注以“WP”开头的农药登记证号(如:WP2025XXXXX)。

✎核对生产许可证号:同时检查产品是否标注农药生产许可证号(如:农药生许XXXXX)。

查看产品标签完整性

✎标签需包含:农药名称、有效成分及含量、使用说明、注意事项、生产企业信息等,符合《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要求。

✎警惕“天然无毒”宣传:植物源性成分(如精油类)驱蚊产品同样纳入农药管理,若无农药登记证号即属违规。

驱蚊液核心成分

大揭秘

(图源:广东疾控)

专家提醒:3岁以下婴幼儿建议物理防蚊,少使用驱蚊液;2月龄以下婴儿禁用驱蚊液。

关键结论:

长效防护:派卡瑞丁>避蚊胺>驱蚊酯>柠檬桉叶油。

儿童优先:派卡瑞丁(10%以下)或低浓度DEET(7%以下)。

敏感肌/孕妇:无酒精派卡瑞丁或物理防蚊(蚊帐+长袖)。

Tips:喷洒时避开伤口、眼睛,回家后及时清洗。

不同人群防蚊攻略

1. 儿童防蚊:安全第一!

优先选:派卡瑞丁(10%以下)或低浓度DEET(7%以下)。

避开:含酒精产品、柠檬桉叶油。

操作:先喷大人手心,再涂抹孩子皮肤,避开手部(防止误食)。

2. 孕妇防蚊:少即是多!

推荐:物理防蚊(蚊帐、长袖)+ 派卡瑞丁/低浓度DEET。

禁用:高浓度DEET、柠檬桉叶油。

夜间:物理防蚊(蚊帐、纱窗)。

3. 敏感肌:温和至上!

神器:无酒精、无香精配方更佳。

避开:薄荷醇、樟脑等刺激性成分。

用对驱蚊液,

防护才能无死角!

提前防护才有效

驱蚊液是预防型产品,其作用原理是通过特殊气味干扰蚊虫,所以必须在被蚊虫叮咬前使用才能发挥作用。

涂对地方,裸露皮肤别遗漏

使用时,可先将驱蚊液喷洒于掌心,再均匀涂抹于裸露皮肤,尤其是脚踝、颈后等蚊虫易叮咬部位。

同时,要注意避开眼睛、口部周围,以及伤口,晒伤或敏感的皮肤。关键是要涂抹均匀、不遗漏任何裸露部位。

此外,将驱蚊液喷洒在衣服、帽子、鞋子上,也能起到一定的防蚊作用。

(图源:网络)

及时补充涂抹,延长防护时效

不同成分的驱蚊液,其保护时长存在差异;即便是同种成分,不同浓度下的保护时长也有所不同。在户外活动时,因出汗较多,保护时长也会缩短。

大家要根据实际情况按需补充涂抹,才能持续获得保护效果。

防蚊灭蚊黄金组合

1.驱蚊液+物理防护=双保险

户外活动穿浅色长袖衣裤,喷驱蚊液于衣物表面(非直接接触皮肤)。

户外活动尽量避开黄昏至黎明时段(蚊虫活跃期)。

2.家庭灭蚊三板斧

清积水:花盆、水桶每周换水,盖好下水道口。

装纱窗:检查纱窗缝隙,睡前关好门窗。

电蚊拍+蚊香液:卧室用电蚊香液,客厅用电蚊拍“狙击”漏网之蚊。

3.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市民朋友如果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如果您近期有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居史,或者有明确的蚊虫叮咬史,可主动向接诊医生说明。

https://img.cjyun.org.cn/a/10087/202201/d5f9839a0fc5323e69e3ed72b0e2682b.jp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