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我市持续晴热高温
8月5日至10日高温天气维持 需防范高温热害风险
11日至12日有一次中到大雨过程 高温有所缓解
一、前期天气实况及未来天气趋势
7月以来,我市持续晴热高温,国家站平均气温32.1℃,与常年同期相比偏高2.8℃,排历史同期第一;累计降雨20.8毫米,较历史同期偏少91.2%,排历史同期倒数第二。7月5-8日、8月4日出现≥37℃高温,最高达37.7℃;高温出现早、持续时间长(高温日24天)为历史罕见。≥35℃有害积温达24.7℃,累积热胁迫显著,且高温干旱叠加对秋粮生长极为不利。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未来十天,我市以多云天气为主,伴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其中11日~12日,有一次降雨过程,大部地区中到大雨,伴有强对流天气。气温方面,5日~10日高温天气持续,大部地区高温36~38℃;10日后高温天气缓解,大部地区高温32~34℃。
二、水稻高温热害风险预警
综合“长江中下游水稻高温热害监测评估及预警预测研究”项目成果与荆州智慧农业气象系统监测研判,预计8月10日前我市大部地区中稻有中到重度高温热害风险。
当前我市迟熟再生稻正处于灌浆结实期,正是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温天气可能导致高温“逼熟”,易造成结实率低、千粒重下降、产量和品质下降。当前早播中稻处于抽穗扬花期,此阶段对高温极度敏感,持续高温会导致花粉活力下降、花药开裂受阻,严重影响授粉受精,造成结实率大幅降低。其它大部分处于拔节-孕穗期,正值幼穗分化关键阶段,持续高温会加速幼穗分化速度,导致分化期缩短,穗长减少,每穗总粒数降低,易造成“穗子小、空壳多”的现象。同时高温还会导致中稻无效分蘖比例增加,茎壁厚度变薄,机械组织发育不良,后期倒伏风险显著上升。











2025年8月5日~14日荆州市中稻高温热害预测风险图
三、防灾减灾措施
1.及时减损收获。对于已成熟的再生稻,要尽量提早头季收割时间,避免重复碾压,加强肥水管理,提高再生季单产水平。
2.坚持以水调温。对孕穗至抽穗扬花期的中稻,田间灌8-10cm深水,有条件的可实行昼灌夜排,降低穗层温度,灌浆期再生稻保持田间湿润,减轻高温影响;旱地作物积极抽水灌溉,谨防高温热害与干旱叠加影响。
3.开展一喷多促。在水稻孕穗至抽穗扬花期和灌浆结实期,利用无人机防治病虫害的同时,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叶面营养肥,增强水稻植株对高温的抗性。
4.做好病虫害监控。加强在田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加强在破口前及穗期的稻曲病和稻瘟病防控,减轻病虫危害。规范田间飞防方法,避开高温作业,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