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9点,湖北东联天禹科技防水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李经理打开电脑,登录湖北政务服务网“高效办成一件事”专栏,轻点鼠标提交了企业新厂区的水、电、气、网报装申请。令他意外的是,当天下午4点,手机便接连收到四条短信:“供水报装已受理”“电力接入方案生成”“燃气合同签订完成”“宽带布线预约成功”。次日,四家单位工作人员联合上门勘查,当场敲定施工方案。“过去至少要跑四五个部门等两个月的事,如今一天搞定!”李经理感慨道。
这一高效场景的背后,是洪湖市深化“水电气网联办”改革的持续发力。近年来,洪湖市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打破公共服务领域条块分割,通过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和跨部门协同,推动企业群众“多头跑”向“一站式”蝶变。
联办“一件事”:从“串联”到“并联”的突破
在东联天禹公司的案例中,改革成效体现得尤为明显。企业通过政务平台“水电气网报装”主题模块,一次性上传营业执照、厂区平面图等6项基础材料,系统自动将信息推送至供电、水务、燃气、通信四部门。借助洪湖市政务大数据平台,各部门实时调取企业信用、用地规划等10项共享数据,无需重复提交纸质证明。
“过去每家单位都要单独预约、单独勘查,现在四家联合踏勘,管线布局一次协调到位,避免重复开挖。”洪湖市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据悉,该市已将水电气网报装环节统一压缩至2个以内,小微企业接入实现“零费用”。
数字赋能:从“跑窗口”到“指尖办”的跃升
“登录一个平台就能办完所有事,还能实时查看进度。”李经理向记者展示了手机上的“鄂汇办”APP:在“我的办件”栏目中,水表安装、电力扩容、燃气开通等进度条清晰显示,每项服务均标注责任人和时限。这种透明化流程,得益于洪湖市搭建的“智慧联办”系统。该系统通过AI智能分单、电子签章互认、超期自动预警等功能,确保联办业务全程线上留痕、限时办结。
针对企业个性化需求,平台还提供“菜单式”服务。东联天禹公司因生产工艺需要双回路供电和工业级宽带,工作人员在申报时勾选加急选项后,供电公司与电信部门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将原本需要15个工作日的专用线路审批压缩至3天。
服务升级:从“被动审批”到“主动对接”
值得一提的是,在东联天禹项目启动前,洪湖市“水电气网”联合服务专班已提前介入。通过招商引资信息共享机制,专班在企业签订用地协议时便获取建设规划,主动提供管线预埋建议。“他们连厂区雨水收集系统的水电负荷都帮我们测算好了,比我们自己想得还周全。”企业技术总监王工表示。这种“超前服务”模式,使项目整体建设周期缩短近1个月。
东联天禹的“一日办结”并非个例,眼下该市正将改革向更广领域延伸,计划推出“破产企业水电网注销一件事”“充电桩安装联办”等新场景。正如洪湖市常务副市长在调研时强调:“要把企业体验作为改革的‘坐标系’,让‘高效办成一件事’从盆景变风景,真正激活市场细胞。”
夜幕降临,东联天禹新厂区的施工灯渐次亮起,与政务服务中心“24小时自助服务区”的灯光交相辉映。这座江汉平原上的小城,正以“水电气网”的高效联动,勾勒出营商环境优化的生动图景。(夏远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