汊河镇:做强特色水产 建设美丽汊河

04-23 22:17  

扬优聚势、争先进位,打好农业水产业特色牌。汊河镇位于洪湖市中部,是洪湖市中心交通枢纽之一。作为农业水产大镇,汊河镇境内河湖港汊众多,水域养殖面积达7.7万亩,水产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依托“一横两纵”交通骨架,冷链物流车3小时覆盖武汉都市圈,为特色水产“朝发夕至全国达”奠定了坚实基础。《聚焦流域综合治理·聚力“支点建设”》专栏,来看市融媒体中心对汊河镇党委书记曾晓天的访谈。

问:我们现在所在的是汊河镇荷为鳜水产的展厅,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有很多产品,曾书记,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的基本情况?

答:好的,湖北荷为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落户汊河镇的鳜鱼综合性加工企业。目前,项目正在进行试生产,总投资是1.2亿元,项目的年产值破亿元,入驻进来以后,带动周边200户养殖户,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为本地村民提供了加工等就业岗位100余个。

汊河镇水域辽阔、水质澄澈,富含多种矿物质与微生物,为鳜鱼的茁壮成长铺就绝佳“温床”,我们将坚持以鳜鱼、虾蟹为主导的水产产业方向,充分发挥水产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加大对水产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像荷为鳜这样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汊河镇水产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打造汊河特色水产品牌。

问:汊河镇是农业水产大镇,资源丰富、物产多样,请问曾书记,您如何带领汊河镇在建功“支点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呢?

答:项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抓项目是抓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是重点之重点,中心之中心。

一是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积极融入洪湖市百亿规模水产产业建设,落实“招大商、招优商”行动,以“产业链招商”为核心,依托自身产业基础和高校技术资源优势,加速产业升级,推动更多项目落户汊河,尽快形成产业集聚发展态势。

二是坚定不移强产业链条。打造从塘口到云端的水产全产业链。前端强基,仙洪线沿线以8家孵化苗产业为基础打造孵化苗基地,打响汊河品牌;白云片、水晶片利用现有的千亩以上鱼池全力引进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鸿驰生态水产、老庚水产等鱼苗孵化企业打造养殖基地。中端提质,以荷为鳜、焕祥水产为铺垫,培育、吸引更多的水产品深加工企业入驻,打造水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后端畅链,在刚涛水产、荷为鳜、汇联水产、水产市场交易街冷库基础上,继续在仙洪线、黄观线布局,打造冷链物流基地;以“洪湖闹委会”为基本盘,利用6000平米电商直播基地,大力培育、用好本地电商主播,打造终端销售基地。

三是坚定不移优营商环境。严格落实重大项目建设“五个一”,重点企业书记、镇长“联络员”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协调服务制度,实行从项目引进、落地、建设、投产全程跟踪服务。大力推进诚信政府建设,全力打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全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着力优化项目建设施工环境,严厉打击强揽工程、强装强卸、强买强卖等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法行为。

2025年,我们将围绕建设“华中地区水产交易中心”目标,力促新增市场主体20家以上,力争规上企业达到6家,工业产值增长20%,工业投资达到4亿元。

问:各级党委政府一直把洪湖流域综合治理作为“头等大事、政治大考、风险大关、作风大赛”,曾书记,汊河镇准备如何以人居环境整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呢?

答:汊河镇坚持贯彻洪湖市流域治理与“支点建设”战略部署,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始终保持“战时状态”,坚决打赢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和洪湖流域综合治理持久战,全力推动大湖水质向“退Ⅴ保Ⅳ进Ⅲ”的更高目标迈进。

一是以“两清”行动为载体的人居环境整治方向。坚持以“两清”行动为契机,重点整治“三堆两垛三乱”等问题,强化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推进“厕所革命”,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充分利用村村响广播、入户走访、板凳会等方式宣传“两清专项行动”,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二是以优化生态环境的流域治理方向。重点围绕荆州监测9个直接入河湖排口和历史出现过不达标水质排口,优化落实“一口一策”,常态化清理排口周边杂草和垃圾水草,结合每周、月水质检测结果开展溯源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重复溯源整治。同时,积极对接上级部门,申报集镇雨污管网三期项目建设,计划将集镇一、二支巷片区约360户纳入污水管网,持续推进集镇雨污管网不断完善。

三是以亮点打造彰显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方向。以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建设为重点,推进沿仙洪线、黄观仙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带建设,打造小港洪城垸、幸福麻田渔场环湖4公里观光岸线。通过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加快推动汊河镇村庄环境不断优化,为乡村全面振兴夯实环境基础。着力打造村强、景美、业兴、民富的美丽汊河。

问:省委将今年作为“干部素质提升年”,汊河镇准备怎样提升广大党员干部能力作风,在建功“支点建设”中力争一流?

答:一是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搭建广阔的成长平台,建立“老带新”帮带制度,安排经验丰富的资深干部与年轻干部一对一结对,在项目协调、征地拆迁、信访维稳等实际工作中,手把手传授工作方法、分享实践经验。鼓励年轻干部参与“周四微课堂”政策解读、案例分析,在学思践悟中提升理论水平和表达能力,培养成为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堪当重任的中坚力量。

二是实施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将人居环境整治、秸秆禁烧等重点工作纳入包村绩效考核,与所包村同奖惩,激励干部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定期组织干部外出学习考察,借鉴先进地区在水产产业发展、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创新做法,结合汊河镇实际加以转化运用,打造一支业务精通、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

2025年,汊河镇将树牢“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时间观念,发扬“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拼抢意识,锚定“三产融合示范强镇”目标,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滚石上山的韧劲为市委建功全省“支点建设”贡献汊河力量!

https://img.cjyun.org/a/10087/202504/dc5ce58d9f769033fadd3b054e75d513.jpe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