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查收!这些场所和行业防护指南来了!

03-12 18:07   荆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云上洪湖》为洪湖市官方唯一客户端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

《云上洪湖》将持续更新洪湖市爱心捐赠情况

弘扬社会正能量,传播人间大爱。

关于印发《有关场所及行业防护指南》的通知

各县(市、区)、荆州开发区、纪南文旅区、荆州高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市直各单位:经荆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同意,现将《有关场所及行业防护指南》印发你们,请参照执行。

荆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2020年3月11日

公共场所预防性消毒指南

一、消毒措施

(一)加强通风

公共场所窗户应尽量打开,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状态。密闭空间,可开空调,但必须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并关闭空调加湿功能,每周对通风系统进行消毒。

(二)行政办公、行政服务、银行

保持清洁卫生,早晚各消毒一次。地面采用5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柜台、窗口台面、门把手等高频次接触的物体表面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

(三)超市、农贸市场

严禁售卖野生动物。垃圾及时清理。每天收市后先清洗,然后采用500mg/L含氯消毒剂对摊位、地面、墙面等进行喷洒消毒。对门把手、电梯扶手等部位用75%酒精擦拭消毒。

(四)理发店

保持店内环境整洁。对剪刀等理发工具使用75%酒精擦拭或者高温消毒,做到一客一消毒。

(五)公共卫生间

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对地面、墙面进行喷洒消毒,对门把手进行擦拭消毒。

二、消毒剂的配置

如要配置500mg/L的含氯消毒剂,需要在每升水中加健之素泡腾片(有效氯含量250mg/片)2片,或者将84消毒液(5%)稀释100倍。

个人日常防护指南

一、减少外出。减少外出活动,不串门。

二、避免聚集避免到人员密集场所。

三、佩戴口罩。前往公共场所、医院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须佩戴口罩。

四、手部卫生。外出回家、饭前便后、接触公用物品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冲洗。

五、居室通风。勤开窗,每天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

六、健康习惯。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桶内。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部位遮住口鼻。

七、健康监测。做好个人及家庭成员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时,及时就医。

八、物资准备。家庭配备体温计、口罩、消毒用品。

九、不食野味。不接触、不购买、不食用野生动物,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的市场。

十、心理健康。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相信主流官方媒体宣传知识。有疫情相关心理障碍,及时咨询心理医生。

工业企业防护指南

一、复工前

(一)主体责任要明确。建立疫情防控工作组,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细化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明确分工和职责。

(二)员工信息要精准。建立复工人员排查档案,明确复工人员流动情况、接触情况,签订必要的责任书、承诺书。

(三)清洁消杀要先行。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工作,确保复工生产前安全卫生条件达标。

(四)防疫物资要备齐。复工人员所必须的口罩、测温仪、消毒剂、洗手液等物品做好储备,产品合格。

(五)宣传教育要到位。做好员工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张贴戴口罩、测体温、勤洗手等宣传标识,提醒员工防疫注意事项。

二、复工后

(一)每日排查要全面。建立全员健康管理台账,每日记录健康情况,做到全覆盖、日更新。

(二)重点区域要消毒。对电梯、过道、卫生间、食堂等区域,按键/钮、扶手、门把手、公共垃圾桶、门帘、洗手池、卫生洁具等高频次接触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每日不少于2次。

(三)进出关口要严控。设置人流、物流固定进出通道,设定测温点,逢人必检。做好进出车辆、到访人员的登记、测温和消毒,全员必须佩戴口罩。

(四)生产场所要管好。不同工作区域相对隔离。工作场所保持自然通风换气,不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五)员工就餐要独立。员工就餐前洗手消毒,实行分餐、错峰用餐等措施,避免集中用餐。

(六)异常应急要及时。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及时报告卫健部门。

政务服务窗口防护指南

一、在入口对工作人员及来访群众进行体温监测,体温正常、佩戴口罩者,方可进入。

二、加强通风换气,各部门服务窗口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首选自然通风。不得使用中央空调,分体式空调做好定时消毒。

三、做好工作场所清洁和消毒,每日不少于2次,对电梯按钮、门把手等频繁接触部位适当增加消毒频次。

四、在公共区域设置口罩专用垃圾桶,及时清洁、消毒。

五、采用多种形式宣传新冠肺炎防治知识。

六、疫情防疫期间,积极优化服务流程。提倡以全网办、电话办、邮政办、预约办为主,现场办为辅的工作方式,有效利用微信预约、网上预约及电话预约等线上预约方式,减少群众外出、流动时间。

七、设立隔离观察区域。当工作人员及来访群众出现可疑症状时,及时到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并报告有关部门,按照规范要求安排其到定点医院就医。

金融场所防护指南

一、所有人员进入须进行体温监测,佩戴口罩,交谈时保持1.5米以上距离,避免接触。

二、控制人流量,等候人员必须间隔1.5米以上,避免人员聚集。

三、优先开窗,采取自然通风;密闭空间,可开空调,但必须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并关闭空调加湿功能,并每周对通风系统进行消毒。

四、垃圾分类收集及时清运,垃圾筒及周边保持洁净。

五、卫生间内加强空气流通,配备洗手液,保持地面、墙壁清洁,洗手池无污垢,便池无污物积累。

六、各类座椅、把手、扶手、柜台等经常接触部位,尤其是“24小时自助服务”区域,每日消毒不少于3次。按钮/键处,可配置一次性手套。柜台处须配备速干手消剂。

七、营业场所公共区域地面每日早晚各消毒1次。

八、设置应急区域,当发现人员有发热、乏力、咳嗽等可疑症状时,及时到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并及时向卫健部门报告。

农贸市场防护指南

一、有序开放。蔬菜类、肉类、水产类、调料类、豆制品类等日常所需摊位首先开放,熟食、卤菜、凉菜、糕点等摊位/门面暂不开放,禁止活禽、野味交易。提倡无接触、无现金交易。

二、戴口罩。出入口专人管理,进入人员须佩戴口罩。

三、测体温。进入人员须测量体温,体温正常方可进入。

四、隔距离、少聚集。所有人员交谈时应间隔1.5米以上。发现人员聚集应及时劝阻。

五、勤洗手。摊主饭前便后勤洗手,生鲜操作后及时洗手,工作时须戴手套,并配备速干手消液,避免与顾客直接接触。

六、保清洁。及时清理垃圾,保持摊位及公共区域洁净。

七、日消毒。每日闭市后对公共过道、室内地面、公共厕所、垃圾堆放点进行消毒。

八、设置应急区域。当发现人员有发热、乏力、咳嗽等可疑症状时,及时到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并及时向卫健部门报告。

建设工地防护指南

一、严审核。严格执行项目复工备案审核制度,达标后方可复工。

二、全排查。复工前由施工单位开展全员排查,纳入申报复工条件,防止疫情输入。

三、全封闭。工地应打围封闭,严格进、出场登记管理,实行实名制考勤。

四、设专人。项目须设立专人专岗,全面负责防疫工作,对接属地社区、行业主管部门,24小时值守。

五、测体温。在项目出入口设立体温检测点,所有人员上下班必须进行体温检测登记,若体温异常,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六、讲卫生做好生活区的清洁消毒,所有人员必须佩戴口罩。洗手设施齐全,配备洗手液。

七、勤消毒。对重点区域,如食堂、宿舍、办公区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定时消杀,每日至少2次。

八、有隔离。项目现场须设置独立的隔离观察室,隔离观察措施应符合卫健部门要求。

九、优方式。采取分散开展班前教育、技术交底的管理方式;采取小规模、分工种、分工序的作业方式;采取分餐、错峰等用餐方式。

十、强应急。一旦发生疫情,按照疫情处置“五步工作法”,即:发现送诊-加强监测-停工排查-现场消杀-达标复工,确保处置妥当有序。

机关事业单位防护指南

一、备物资。储备口罩、温度计、消毒药械等物资,有集体宿舍的机关事业单位要配置独立的临时隔离宿舍。

二、严排查。建立健康台账,对职工开展健康排查,发现职工与确诊或疑似病例有接触,及时报告,严格按规定隔离。

三、把入口。严格落实门岗体温筛查。发热、咳嗽者,拒绝入内。

四、勤消毒。保持室内良好通风状态。对办公室、会议室、餐厅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每日不少于2次。对公车、电梯按钮、卫生间等使用较多的场所增加消毒频次。

五、讲卫生。职工均佩戴口罩,勤洗手。打喷嚏和咳嗽时应用纸巾或手肘部位遮蔽口鼻。在办公区明显位置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

六、转方式。积极推行网络理政,开展线上政务服务、预约办理,最大限度减少窗口单位办事人员聚集。严格精简非紧急会议、活动、调研、考察,大力推动电话、视频会议等信息化技术办公。

公园防护指南

一、卫生清洁。及时清运垃圾,消灭卫生死角。

二、开展宣传。利用园区宣传栏、广播、电视屏、“双微”等阵地,以横幅、告示等形式,开展新冠肺炎防治知识宣传,提醒入园游客保持安全距离,避免聚集。

三、“四”项禁止。所有室内场所禁止开放,未戴口罩者禁止入内,禁止园区零食摊点开店营业,禁止举办各类游客聚集性活动和文化娱乐休闲活动。

四、人员管理。员工上岗前须进行健康排查,上岗后须进行健康监测。

五、健康监测。进入人员须测量体温,体温正常方可进入。

六、有序入园。落实“一米线”制度,减少人员聚集。

七、限流管控。有序开放,加强巡查,及时疏导。根据需要缩短开放时长,分散游客,避免游客聚集。

八、消毒防疫。对公用扶手、健身器材、游乐设施、休憩桌椅、公共卫生间等重点部位消毒,每日不少于2次。

理发店防护指南

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营业前首先打开门窗,采用自然通风;入店人员测量体温,遇发热、咳嗽者,拒绝入内。

二、顾客在进店后应全程佩戴口罩,非必须不得摘除。

三、每天早晚至少各消毒一次,对接触较多的公共用品和部位进行预防性消毒。

四、保持环境清洁,及时清理垃圾;理发后一客一清扫,散落的头发应统一收集到垃圾袋内,并扎紧袋口。

五、在洗手处提供洗手液并确保水龙头等设施正常使用。

六、提供给顾客的公共用品应一客一换一消毒。

七、建立员工健康监测制度,加强员工的健康教育,保持个人卫生,全程佩戴口罩,下班后不参加聚餐活动。“四类人员”不得上岗,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不得上岗。

八、建立顾客预约制度,合理安排顾客到店时间,避免人员聚集。

九、员工在为顾客提供服务过程中避免与顾客聊天。

十、每个理发座位服务面积不宜小于2.5平方米,座椅间距不宜小于1.5米,店内应设有流水洗发设备。

十一、仅提供理发服务,其他服务暂停,避免顾客长时间逗留。

洪湖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平台

为及时、准确的了解我市常住人员的健康情况,在广东驰援洪湖医疗队和神州医疗的帮助下,洪湖正式上线洪湖市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平台,市民可在该平台填报健康状况,为相关部门控制疫情、监测疫情走势提供信息支撑。有关部门将会针对特定症状,安排相关服务。

(识别下方二维码,按提示操作)


——注意防护 不恐慌 不传谣——

https://img.cjyun.org.cn/a/10087/202003/7d8dd8e0d489027d2b04118e989ff2b9.jpe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