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洪湖市委编办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探索新的破局之路,推动机构编制“活起来”,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支撑与保障。
下好一盘棋。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破解结构不优、存量不活和“无编可用”与“有编不用”并存问题,探索编制资源统筹调配和创新管理的机制路径,对标全省机构编制“五重”工作,揭榜认领重点创新项目——重点领域实行编制周转制度,按照“县域统筹、重点保障、专编专用、动态管理、循环使用”原则,编制资源向重点行业与民生相关领域倾斜,推动资源下沉、用在“刀刃”上,解决总量控制与刚性需求之间的矛盾。
搅活一池水。统筹400名事业编制建立“周转池”,作为周转资源“蓄水池”,在专技人才引进、教育事业保障、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调配使用周转编制。实践探索并逐步完善“1+N”的专项周转编制管理模式,“1”是以专业技术人才引进保障为侧重,“N”是涵盖重点领域和行业,以倾斜教育、经济发展部门为指向,周转编制总量“调配分流”,结合实际需求“精准投放”,配套工作流程“启用回流”。在来源上依托平台、统筹调配,在管理上健全机制、控制总量,在投放上重点保障、提高效益,在周转中动态调整、防范固化。
专注一件事。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才引进用编需求,解决后顾之忧。在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核配事业编制100名,作为人才引进“招硕引博”专用编制“周转池”,统筹使用、专编专用、集中管理,洪湖市3个开发区、招商、科经、发改、农业农村等部门使用周转编制引进了50名专业技术人才。在按生配师全面达标基础上,统筹调配周转编制220名,用于农村小规模、寄宿制学校及高中选科走班等用编需求,优先服务教育改革发展。调配80名周转编制用于重点工作保障,科技经济发展、农业领域,无空编但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员的事业单位,申请使用周转编制招录补员,保障临时急需和阶段性用人需求。出台了《洪湖市事业单位编制周转制度实施意见》(试行),以机制保障促规范运行,建立与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协同联动机制,落实使用保障,用管并重,发挥周转编制在人才汇聚、人才激励和事业发展等方面保障作用。(周小华、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