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
记者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获悉,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全市仍将以高温晴热少雨天气为主,土壤墒情严重,旱情将快速蔓延加剧,加之长江水位持续偏低,抗旱形势日趋严峻。8月14日上午10 时,我市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
7 月下旬以来,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影响,我市持续晴热高温少雨,旱情迅速发展,江陵、松滋、公安等7个县(市、区)已有60个乡镇、21.8万人不同程度受灾。按照及时预警、响应前置、高效联动的要求,根据《荆州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相关规定,经研究,并报市防指分管副指挥长同意,市防办决定于8月14日10时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
市防办要求,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当前旱情的严峻形势,做好抗长旱、抗大旱的思想准备,进一步落实抗旱责任制,加强旱情监测预警,及时会商研判,因地制宜制定抗旱措施。要切实加强上下游、跨区域用水协调,优化配水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生活用水安全,全力保障工农业供水需求,坚决打赢抗旱保丰收攻坚战。
全力抗旱保供水
累计灌溉水量超6亿立方米
连日来,持续晴热高温天气造成我市出现轻度到中度气象干旱,目前,省水利厅、省防办相继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我市江陵县、松滋市、公安县也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昨日,记者从市水利和湖泊局获悉,旱情发生后,全市迅速调集各类抗旱设备,全力调水抗旱,确保农业稳产增收。截至目前,全市15座沿江干流重点涵闸泵站累计引水提水4.3亿立方米(长江4.02亿立方米,汉江0.28亿立方米),荆南四河沿线各县市区152处泵站累计提水1.33亿立方米,104座水库累计提供灌溉抗旱用水0.73亿立方米。同时,加大引江济汉向长湖补给流量至每秒90立方米。
据了解,入汛以来,我市降水318.9(洪湖)至600.4(松滋)毫米,平均降水较历史同期偏少2成,其中洪湖、监利、石首等地普遍偏少4至5成,从7月下旬以来,我市持续高温少雨,我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同时,受长江上游、洞庭湖上游持续无雨影响,主要江河水位持续偏低,沿江涵闸出现引水困难。全市6座小型水库死水位。受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农业干旱叠加影响,高温干旱已造成松滋、洪湖、江陵3县市26个乡镇78606人受灾,因旱饮水困难需救助人口28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899公顷,其中成灾面积3258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745万元。
面对旱情,市水利和湖泊局积极与省水利厅、省引江济汉工程管理局协调,加大引江济汉向长湖的补给流量到每秒90立方米,同时加大长湖向东荆河的补水流量,缓解了东荆河沿线监利市、洪湖市农业灌溉用水和农村生活供水困难。由于长江水位偏低,江陵县观音寺闸、严家台闸不能按设计流量引水,灌区旱情迅速发展,特别是沙市区的观音寺北灌渠断流。市水利和湖泊局积极协调江陵县、沙市区,引导江陵县在自身辖区内农田严重缺水的情况下,采取轮灌的方式积极为沙市区岑河镇供水,有效地缓解了旱情;同时,该局积极协调石首市和监利市,确保冯家潭石首灌区、监利灌区平衡供水,化解了群众水事纠纷。
市水利和湖泊局预测旱情仍有可能持续发展,该局将继续加大水源调度,保障大水源安全,加强跨区域的水源调度管理,监督灌区管理单位按照科学的配水原则,确保农村生活供水安全和农业灌溉用水需求。
那么荆州高温天气还要持续多久?
气象专家介绍
新的一周
我市高温天气还将持续
晴热高温还将超长待机
气象专家介绍,本轮高温天气或将持续至8月末。期间,中心城区将始终保持晴到多云天气,日最高气温38℃以上,低温也在30℃附近。
具体预报为:
15日晴,偏南风转西南风3~4级,气温30~39℃。
16日晴转多云,东南风3~4级,气温31~39℃。
17日多云转晴,东北风2~3级,气温29~38℃。
18日晴,偏南风3~4级,气温30~39℃。
19日晴,西南风3~4级,气温30~39℃。
气象部门提醒
今年夏季超长待机的高温天气,使得用电负荷居高不下,如果还存在电气线路老化、过载、短路等安全隐患,稍不留神,就可能埋下“火种”。广大市民使用电器时要注意使用环境,避免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使用电器或明敷导线。同时,还要养成定期检查的习惯,及时消除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