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是湖北省的农业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产量占全国近半壁江山。一直以来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世界小龙虾看中国,中国小龙虾看湖北”。湖北的小龙虾为何如此个大鲜美?我们随着记者的镜头一起去探秘一下。
清晨,胡昌就在池塘边起了好几趟虾。奇怪的是,田路边的两湾虾塘,左右不到一米,塘里虾的个头却大有不同。
荆州洪湖市万全镇清明村虾农 胡昌:“这个大的有72克。这种规格的虾现在可以卖到20(元/斤)左右,它的规格非常大,甚至一年可以出两到三季虾,它产生的效益可能要达到以前的五到六倍。没有喂饲料的虾,很多就是这么大,五钱(25克)左右它就红了。”
原来,虾的身价不同,是因为吃进去的饲料不同,这些大虾,吃的可是“高定饲料”。以前,传统的农户养殖,给小龙虾喂的是豆浆,但武汉的一家水产品饲料企业,经过大量研究后发现,这样的饲料,无法满足小龙虾生长中所需的营养,特别是在蛋白获取这一关键营养指标上。
武汉大北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经理 杨传哲:“我们通过一个月的时间去模拟室外的环境,把饲料定点、定时、定量地去投喂。我们可以获得每个桶的生长数据,包括它的体重、体长,以及它的肝脏、肝胰腺的健康情况,从28%蛋白到38%蛋白。不同蛋白水平下,发现小龙虾在36%蛋白水平,它的长速、增重率是最好的。通过营养强化,以及强诱食剂的选取,可以完美实现小龙虾在15天内达到上市规格。”
饲料下水后,水中有很多变量,将饲料的蛋白质精度控制在36%,存在着很多挑战,为此,企业专门搭建起水产品三级研发体系,模拟不同的养殖环境,再计算出饲料生产中原材料的最优配比。
武汉大北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经理 杨传哲:“其实存在很多,比如说水温、水量、酸碱度等等一些不可控的变量因素,我们借助了一级循环水研发系统控制这些变量,二级网箱研发平台是在池塘当中搭建网箱,网箱里的水是跟池塘的水是连接在一起的。三级研发系统,一个池塘基本上是十亩到二十亩。我们大概有两百亩这样的一个大塘,就接近于终端的养殖户的池塘,这是我们从实验料走向商品料的一个研发平台。”
经过两年时间的研发,企业最终研发出了这款“超级龙虾料”,可以让小龙虾在15天内达到上市规格。眼下,企业的四条自动化饲料生产线,年产18万吨水产品饲料,每年为监利、潜江等省内的小龙虾高产区提供饲料2万多吨,为湖北的小龙虾产业,在养殖端提供了科技支撑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处处长 叶建刚:“狠抓养殖转型升级,着力实施‘七钱虾’养殖工程,七钱虾养殖占比提升至60%以上,亩平增收800元,全面推广12项小龙虾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全省亩产值平均增长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