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稳定粮食生产,促进粮食高质量发展,洪湖市积极引导种粮大户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扩大“一种两收”再生稻种植,促进粮食生产稳产提质增效。
在戴家场镇红和育秧基地,记者看到,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标准大棚、一片片青翠欲滴的壮实秧苗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在将一盘盘长满再生稻秧苗的毯状育秧软盘,卷好后放进身边的推拉车上,并送往在外等候的农用三轮车上。“我们每天最少发500-600亩田,要根据农户来的多,有时农户来的多我们可以发1000多亩”育秧基地工作人员平小菊说。
“秧苗很好,从他这里搞起秧苗,再生稻,我就一直在他们这里订秧苗。这个产量技术上要跟上来,每亩产量就是2000多斤。”前来购买秧苗的村民夏大栋告诉记者,他是沙洋村最早种植再生稻的人,种植规模从最初试验种植两三亩发展到现在种植十几亩。
据了解,湖北红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巩固了优质再生稻产业优势地位,极大的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在实现增收致富路上出成绩、见成效。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年大棚里的秧苗可以供应全镇秧苗一万两千多亩,每天可以做二千多亩,送到大田里面去栽插,差不多一个星期左右就移栽大田里面。
戴家场镇农技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杨堂军介绍,再生稻因为是一次种植、两次收割,它可以提高产量,另外不用打农药,这样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同时也能减少用工成本,增加种植户收入。下一步,戴家场镇将利用新技术和项目支持,大面积推广早稻再生稻集中育秧、联合育秧,提高早稻生产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为早稻扩种做足准备,助力全年粮食生产稳产增收。